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面对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699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局面,如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已再度迫切地摆在国人的面前。
一、2013年广东省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今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广东省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2013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44.7万人,其中研究生2.4万人、本科生20.4万人、专科高职21.9万人。截至5月6日,我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52.40%。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高校毕业生总量较大。预计今年外省入粤求职毕业生达20万以上,再加上往年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估计将有7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就业,比去年增加约10万人,约占全省新成长劳动力的50%,占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近10%。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从学校层次看,“985”、“211”高校和高职高专类学校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而二本、三本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相对较难。
三是签约率较低。总体签约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总之,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后一段时间企业用人需求总体不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将成为最难的就业季。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企业用人需求减少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据教育部门统计,2013年广东省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0%左右。船舶、航运、钢铁等行业和一些外贸出口企业由于经营遇到困难,需求明显减少,如广船毕业生招聘计划从往年约300人下降到10人。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和一些过去招聘人数较多的外资企业也缩减了招聘计划,如四大国有银行、南航、宝洁等都减少进入部分长期合作院校招聘。南方人才市场也反映,今年一季度现场招聘会招聘企业数下降了20.3%,招聘职位数下降了14.9%。
第二,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目前不同专业就业情况差别很大,有的专业签约率已高达90%以上,有的却还不到30%。签约率高的专业大都与产业需求密切相关,如华南理工大学电子、材料等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已基本都有岗位;而就业率低的专业大多办学成本较低、专业设置雷同、与市场需求脱节,如多数高校都设立的法律、会计、管理等专业就业较难。
第三,部分就业政策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国家和省陆续出台了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学费代偿、培训和见习补贴等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欠发达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
总的来看,政策落实情况是好的,一些高校毕业生、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扶持。但是,当前一些政策还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如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优惠政策不多、含金量不高;鼓励创业的税收减免和小额贷款政策申请门槛较高,手续不便,特别是异地创业享受政策的规定,很多地方都未落实;鼓励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项目待遇偏低,期满出路问题解决不理想,影响了实施效果和示范效应。
第四,就业不公平现象和流动性障碍依然存在。一是就业歧视依然存在。毕业生反映,一些事业单位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招聘不公开或公开程度不够;部分待遇较好的用人单位提出“只要男性”、“只要本科为985、211学校的毕业生”等。二是流动性障碍依然存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较多、岗位待遇较好,往往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首选。而在传统的就业管理服务模式下,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重点帮扶和服务的对象主要都是本地户籍人口,对这些跨地区流动求职的毕业生,户籍地鞭长莫及,求职地爱莫能助。三是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目前在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档案管理等方面沿用的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件,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形式日益多元化、流动性大大增强的特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校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而从长远看,加强创业引领,引导更多大学生走自主创业道路,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且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加强创业引领 助梦大学生成功创业
(一)国际经验表明创业是经济繁荣的基础和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其中离不开创业对美国经济的支持作用。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指出:“创业是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从1990年以来,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即平均每250个美国公民就有一个新公司。美国“考夫曼企业家领袖中心”在199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明,每12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期望开办自己的企业,91%的美国人认为,创办一个自己的企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21世纪美国创业浪潮继续高涨。其中,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高达20%~23%。
德国就业政策总体目标之一是大力促进创业活动,以解决失业问题。据德国经济与劳工部统计,全国50%以上劳动力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德国政府为鼓励创业采取了许多措施,推动和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高创业质量。
二战后的日本,也很重视创业引领,大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事实证明,创业具有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
在广州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训基地项目研究过程中,项目组发放《广州市成功创业大学生调查问卷》,对广州市近年来成功创业的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该次调查发放问卷10份,回收9份,有效问卷8份。八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461人,平均每家吸纳就业人员超过57人。吸纳就业人员超过100人的有两家,分别是:新概念连锁酒店,150人;汕头市阳光网络有限公司,120人。
上述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起到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3、加强创业引领 助梦大学生成功创业
大学生涉世不深,历练不够,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不强。政府、高校及社会要在舆论引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与孵化、后续支持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大学生勇于创业、成功创业。
正确的舆论引导。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的社会风尚。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大力营造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社会风尚为落脚点,不断加强创业文化建设;要广泛宣传创业思想,培育创业意识,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业和宽容失败的精神;要大力宣传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成功创业人士和大家分享创业心得,传授创业经验。鼓励人们向榜样学习,帮助每一个想创业的人实现梦想。
及时的政策引领。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对创业工作高度重视。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颁布,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2008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1部委《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大学生创业列为三大重点之一,并且排在第一位。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作为针对大学生创业引领的专项计划,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划,并提出2010~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引领45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使所有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创业培训,使所有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服务。
针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精神,广东省在鼓励自主创业、强化就业服务、放宽补贴对象范围和时限、允许毕业生异地享受政策、促进公平就业等方面,完善了相关规定。要认真落实省、市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扶持,让大学生创业带头人得到更多公益性综合服务,如:创业资金、小额贷款、税收减免、费用减免,简化申请程序等。
适当的培训孵化。大学生创业初期,往往面临资金、管理经验、管理能力、项目选择及企业发展等诸多问题。建议加强培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培养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同时,推荐、选拔具有较强创业愿望和浓厚创业兴趣的大学生进入孵化基地,重点进行创业政策解读、创业技能培训、市场前景调查、创业项目研究、模拟创业实践等活动,使这些大学生尽快掌握创业技能,做好创业准备,成为大学生创业带头人。同时,通过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场地和企业基本运行设施,可以减轻资金压力,帮助他们的创业企业,规避在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风险,降低创业成本,加大成功概率,增强必胜信心。
完善的后续支持。第一,利用孵化基地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建立最初的商业信誉,打开市场,站稳脚跟。第二,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免费提供国际贸易的进出口业务服务,帮助其完成报关、结算、货运、保险、商检、支付等一系列小企业难于自我完成的业务。第三,免费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对企业的商务合同等商务文件给予法律指导和规避法律纠纷的服务。第四,为进入孵化基地的创业带头人和创办企业的大学生员工,提供档案和户口保管、转正定级、办理保险等相关服务。第五,为进入孵化基地的创业带头人提供住宿、餐饮、物业管理等全方位的生活服务。